韩联社首尔10月25日电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25日在首尔三星医院去世,享年78岁。李健熙2014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因近期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当天去世。
最短时间打造20种全球顶级产品的企业家、唤醒韩国经济的新一代CEO、高喊“人才是一切”的人才培养专家、深谙德川家康处世之道的战略家、深居简出的孤家寡人、“三星共和国”的大权在握者、与工会水火不容的资本家、为摆脱创始人阴影而与宿命挣扎的接班人、逢物必拆的偏执狂、梦想执导电影的留日少年……这一串长长的称号仍远不足以道尽韩国第一大财阀李健熙其人。
从戏剧性地继承三星经营权到发表“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新经营宣言”,再到以规模空前的重组直面金融危机,将步入新千年的三星打造成全球信息技术竞争中的最强者,李健熙的一生处处体现出敏锐的洞察力、顶层设计能力和改革创新魄力。李健熙缔造庞大的企业帝国并君临三星27年的生平更非三言两语所能盖棺定论。
◇喜欢狗 迷电影 早年孤独
李健熙1942年1月9日生于韩国大邱市,在兄弟姐妹八人中排行老七。父亲李秉喆创立的三星当时还是个在街市附近经营果蔬和鱼干的贸易公司,产品销往中国东北和北京。李健熙刚出生就被送到庆尚南道宜宁郡,由奶奶抚养,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光复后才与家人团聚。李健熙有五个姐妹和两个哥哥,大哥是与其爆发兄弟争产风波的前第一肥料会长李孟熙,二哥是创立新韩(SAEHAN)集团的李昌熙,两人均已过世。
随着生意做大,李秉喆到京城(首尔)发展,1947年李健熙随父进京,未几韩国战争爆发,李健熙南下辗转多地,小学六年转学五次。李健熙从小热爱科学,凡是拿到手里的东西必欲拆之而后快,对机械的兴趣便始于小学。李健熙生前最常写的题词便是“無限探究”。
在白糖紧俏的年代,身为第一制糖公司(CJ第一制糖前身)富二代的李健熙没有同龄的朋友。1953年,李健熙年仅11岁便奉父命留学日本。当时大哥在东京大学攻读农科,李健熙与读早稻田大学的二哥同住,但因哥俩相差9岁,难有共同语言,李健熙独处的时间较多,这段独自思考的时间可能造就了他日后决策时表现出的惊人直觉。李健熙为消遣养狗,狗是少年李健熙最忠实的朋友。1979年,李健熙还带一对珍岛犬参加国际名犬大赛。为培养血统纯正的名犬,他养过150条狗。心理学家们分析认为,李健熙幼年从未形成对父母的依恋。李健熙也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及普通人的1%。
李健熙还是个狂热的影迷,留日的三年里共观看1200多部电影,其中有很多幕府时代的武士电影。李健熙把日本历史题材的45盘录像带看了几十遍,痴迷程度堪比日本的御宅族,如果不是出生在财阀家族,他也许会当上电影导演。李健熙曾于1995年左右受邀到正在筹建梦工厂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家中商讨投资事宜。
李健熙回国后就读于首尔师范大学附属高中,在校期间加入摔跤社团,高二时曾在全国大赛获奖,后来留学早稻田大学时还有幸见到传说中的韩裔摔跤英雄力道山。李健熙高中时有1米65的个头(此后没再长高),且上身肌肉发达,皮肤白皙,因此被朋友们叫作“白熊”。李健熙还喜欢橄榄球运动,他曾在1997年出版的随笔集中写道:“橄榄球比赛只要一开始便风雨无阻,在寸步难行的泥泞中奔跑,进行激烈的身体碰撞,球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前进”。李健熙读早稻田大学时不仅加入高尔夫社团,还打橄榄球、兵乓球、网球等。早年热衷体育运动的李健熙日后积极支持发展业余体育事业,曾担任大韩摔跤协会会长,1996年还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
资料图片:李健熙儿时照 韩联社
◇继承衣钵 成家立业
李健熙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从小练就识人之明。据其高中同窗、前国会议员洪思德回忆,李健熙高中时就有过人的看人眼光。李健熙自小被父亲灌输基于“鲶鱼效应”的用人理念。李秉喆常讲如下的故事:一个农夫在一块水田里只养泥鳅,但向相邻的另一块水田同时放入鲶鱼和泥鳅,由于生性好动的鲶鱼是泥鳅的天敌,与鲶鱼共处的泥鳅惊恐万状,四处逃窜,能游得比鲶鱼快而活下来的泥鳅自然比养尊处优的邻居膘肥体壮。李健熙在领导三星期间有时亲自扮演“鲶鱼”角色,有时还向子女掌管的公司放入“鲶鱼”。
李秉喆还时常引用庄子《达生篇》中“呆若木鸡”的典故教导李健熙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在这个驯养斗鸡的故事中,纪渻子对周宣王说,无论别的斗鸡何等气势汹汹,他养的斗鸡都能镇定自若,“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别的鸡不敢应战,掉头就跑。
李健熙从早稻田毕业后,远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深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辅修大众传播。留美期间,李健熙又沉迷汽车,反复地拆解并组装汽车使其成为汽车结构方面的专家,那段时间他换了6次车,与其说是摆阔,不如说是迷恋汽车本身。
在硕士毕业的1966年,李健熙到墨西哥旅行,但因签证问题未能回到美国,只好前往东京,同年秋在东京羽田机场与洪罗喜相亲。其实,李秉喆早就着手挑选儿媳并相中在首尔大学读美术专业的洪罗喜。洪罗喜比李健熙高3厘米,但李健熙以为下一代着想为由说服母亲接纳高个子的儿媳,并在洪罗喜大学毕业后的当年4月成婚。婚后,李健熙到三星秘书室上了两年班,在那里了解到三星集团的整体治理结构。从实习生做起的李健熙全部的工作仅仅是看报,用下划线标出重要内容并呈交父亲报告舆情。
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后,李健熙摸索涉足高新产业,并建议父亲收购面临破产危机的韩国半导体公司,但李秉喆对用粗制滥造的集成电路制造电子表的韩国半导体不感兴趣,32岁的李健熙只好自掏腰包收购其50%的股权,此后李健熙为获得美国半导体技术前往硅谷50多次,最终以30%的股权为代价换取了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技术转让。这为三星电子全球首次研制256MB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壮举埋下伏笔。
◇长兄失宠 曲折接班
李秉喆原属意长子李孟熙接棒事业,让李健熙只执掌媒体业务,李秉喆在李健熙读大学时就劝其早作准备,实际上李健熙参加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就是TBC电视台。然而,1966年韩国肥料工业公司糖精走私案彻底颠覆了李秉喆的接班布局,长子和次子双双卷入走私案,但当时仅次子李昌熙落案被捕。李秉喆也引咎辞职,并将韩国肥料工业公司51%的股权忍痛充公。近30年后的1994年,三星才趁着国企民营化浪潮购回公司,并更名为现在的三星精密化学。
李秉喆退居二线后,时年36岁的李孟熙得以代为打理集团事务,身兼10多家公司副社长头衔。当时长子继承家业被视为顺理成章,废长立幼还是难以想象的。但李秉喆在自传中写道,尊重孟熙的意愿和周围的劝告,将集团的部分业务交由孟熙经营,但不到半年,包括孟熙接手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陷入混乱,最后孟熙主动要求卸任。然而,李孟熙的说法是,自己经营集团长达7年,并非短短6个月。后来,被判5年徒刑并在6个月后保释出狱的次子李昌熙因对独自背黑锅不满而向青瓦台写检举信诬陷李秉喆,但李秉喆认定主谋是长子,李孟熙被逐出家门,流落海外。李秉喆于1971年早早决心让三子李健熙接班。
李秉喆于确诊胃癌一年后的1977年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宣布“健熙是继承人”,李健熙于1978年升任三星物产副会长,开始走接班人程序。次年成为三星集团副会长,办公室紧邻会长办公室。李秉喆挥毫泼墨写下“傾聽”二字赠予李健熙,这是向集团二把手下达的第一个训条。
此后出任三星海外项目推进委员会委员长的李健熙加入抢购大韩石油公社的行列,这本是接班人大展拳脚证明能力的好机会,不料三星最终败北,李健熙不得不一度面对父亲失望冷淡的目光。但李健熙从中汲取教训为日后更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李健熙信奉德川家康的处世之道。德川家康的座右铭是“人生如负重远行,不可急于求成”,他能统一日本、建立江户幕府得益于过人的忍耐力。李健熙凭借德川家康般的坚忍经历20多年的大风大浪才“媳妇熬成婆”,坐上集团副会长位置的9年后才继承三星经营权,1987年接班后又等待了10多年才完全控制三星集团。(待续)
资料图片:1987年,李健熙(左)出席三星集团会长就任仪式。 韩联社
资料图片:李健熙 韩联社
knews@yna.co.kr
【版权归韩联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复制】